百度網盤鏈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網盤鏈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於《相思令》歌曲一往昔,以及《如夢令》和《漁歌子》都是詞牌名,我還知道哪些也是詞牌名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錄
一、念奴嬌全文是什麼意思
1、問題一:《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意思是什麼? ]@]@]
2、@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3、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4、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隨著滾滾的波浪離開了。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雜亂的石頭,峭壁直插雲霄,驚人的巨浪拍打著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層層浪花。江山就像一幅畫饑那一時期該有多少英雄豪傑!
5、遙想當年周公瑾,小喬剛剛嫁了過來,周公瑾姿態雄峻。手裏拿著羽毛扇,頭上戴著青絲帛的頭巾,就在談笑之間,曹操的無數戰船在濃煙烈火中燒成灰燼。神遊於三國時的戰場,該笑我太多愁傷感了,早早地生出白發。人的一生像一場夢,這一杯酒還是敬江上的明月。
6、問題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意思是什麼念奴嬌就是一詞牌名,代表演唱這首詞的節奏和這詞的格式,赤壁懷古就是在赤壁懷念舊事然後抒發一些感慨,回答完畢。
7、問題三: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什麼意思?全詞賞析:
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起句寫長江給人以雄奇壯麗之感,“大江東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興。日夜江聲,滾滾滔滔,使人感到歷史的流逝,對往昔英雄人物無限懷念。
9、這句是作者觸景生情,面對滾滾波濤,感到歷史的流逝,有如東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對歷史英雄人物的緬懷。這兩句既寫江景,又點明懷古,從大處落筆,寫得氣勢磅礴,感情飽滿。“浪淘盡”三字,把作者憑吊古戰場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達出來。這樣開頭也為下面描繪赤壁和緬懷周瑜做了環境的烘托和氣氛的渲染。
10、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達到點明題意之目的,其根本則在於通過對赤壁地理位置和歷史人物周瑜的述說,引出對三國戰事的回憶,而自然聯想到赤壁之戰宏偉的戰鬥場面。“故壘西邊”兩句,指明懷古的特定時代、人物和地點,引入對古戰場的憑吊。作者這樣寫,是通過聯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讀者引到這段歷史的回顧中去了。
11、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景色。從中不難想象出當時戰鬥的激烈和周瑜統領水軍英勇善戰的戰鬥風姿。山勢險峻、參差錯落的山巖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洶湧澎湃,猛烈地衝擊著巖石。這是何等的雄奇景觀!這裏只用十三個字,便從形、聲、色幾方面生動地勾畫出這個古戰場的壯麗雄奇的圖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江山的感情,同時也為下面歌頌周瑜做了鋪墊和蓄勢。
12、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作者從神遊中又回到現實。英雄人物已經隨著長江水而流去了,只剩下如畫的江山和無所建樹的“我”。
13、此兩句,一承上,一啟下,由描景過渡到寫人,十分自然。“一時多少豪傑”是虛寫,既照應開頭“千古風流人物”,也為工闋寫周瑜作了鋪墊。
14、上闕即景抒懷,通過描寫古戰場,引起對古代英雄人物的緬懷。
15、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一段具體描寫千古風流人物中的周瑜。作者沒有直接寫周瑜的胯下馬、掌中槍,而是武官文寫:周瑜年輕英俊、氣概俊偉、雍容嫻雅、指揮若定的儒將風度。這充分顯示出周瑜的傑出指揮才幹和蔑視強敵的英雄氣概。作者著力寫周瑜其目的全在於憑吊古人以抒自己大誌難酬的郁悶愁苦的情懷。周瑜年輕有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自己年近半百,功業無成卻又遭貶。如此之磨難自然會哀愁的。他也只有借古來自我排遣了。
16、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此句表達了作者極其矛盾和苦悶的心情。面對大好河山,緬懷周瑜少年得誌,又深受孫權信賴,年輕時便建功立業,而自己雖有抱負,但有誌難伸,毫無作為,相比之下,無限感慨。心情由激昂奮發轉入消極苦悶。
17、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結尾句,一方面表現出作者消極悲觀的情緒,這是作者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會裏一旦人們主宰不了自己的命運,卻常常用達觀來解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作者也不例外。同時也應看到另一面,那就是還不失追求功業的豪邁心情。
18、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
19、問題四:《念奴嬌赤壁懷古》全文念奴嬌?赤壁懷古
20、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21、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22、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23、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24、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25、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26、解釋:長江向東流去,波浪滾滾,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隨著長江水)逝去。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候周瑜(作戰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擊著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麗的圖畫,那個時代匯集了多少英雄豪傑。
27、遙想當年的周瑜,小喬剛嫁給他,他正年經有為,威武的儀表,英姿奮發。(他)手握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就把)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此時此刻),(我)懷想三國舊事,憑吊古人,應該笑我自己多情善感,頭發早早地都變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場夢一樣,我還是倒一杯酒來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28、問題五: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
29、問題六:詞牌名為《念奴嬌》,念奴嬌是什麼意思?念奴嬌的來歷: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30、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據元稹《連昌宮詞》自註:“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T宴,累日之後,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王灼《碧雞漫誌》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
31、傳說玄宗每年遊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因之取念奴為詞牌名。嬌,我想是個形容詞吧。
3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念奴嬌”是詞牌,“赤壁懷古”是詞的標題,揭示該詞是一首抒懷詞,地點是“赤壁”。詞必須有詞牌,但不一定有標題。
33、 1:暗香詞牌名。從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紹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範成大),逗了一個月,石湖拿出詩箋,向作者索要詞章新作,作者填寫了兩首詞。石湖吟賞不已,命兩個歌妓演唱,音調節律和婉,作者就將這首詞名為《暗香》。
34、 2:蔔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蔔算子”。
35、 3: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後戶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醜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36、 4:釵頭鳳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遊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37、 5:長相思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38、 6:醜奴兒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稱《采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媚。
39、 7:搗練子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40、 8:定風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41、 9;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42、 10:風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43、 11:花犯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44、 12: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
45、減字浣溪沙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46、 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此詞最早創於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47、 14:酹江月即念奴嬌,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48、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曲常用於詠水仙。
49、 15:六醜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醜》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醜》,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醜》?”周邦彥答道:“因為它衝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並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
50、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51、 16:六州歌頭詞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52、 17:綠羅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53、 18:賣花聲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
54、問題七:《念奴嬌》蘇軾原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5、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56、遙想公瑾當年,激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二、《如夢令》和《漁歌子》都是詞牌名,我還知道哪些也是詞牌名
1、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幹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詞句、句子。
2、暗香詞牌名。從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紹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範成大),逗了一個月,石湖拿出詩箋,向作者索要詞章新作,作者填寫了兩首詞。石湖吟賞不已,命兩個歌妓演唱,音調節律和婉,作者就將這首詞名為《暗香》。
3、拜星月慢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蔔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蔔算子”。
5、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後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醜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6、釵頭鳳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遊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7、長相思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8、朝中措詞牌名。宋以前舊曲,名為《照江梅》、《芙蓉曲》。
9、醜奴兒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稱《采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媚。
10、搗練子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11、點絳唇又名《南浦月》《點櫻桃》等。
12、蝶戀花本名《鵲踏枝》,唐教坊曲名,後改名《蝶戀花》,另名《鳳棲梧》、《一籮金》、《黃金縷》、《卷珠簾》等。
13、定風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14、東風第一枝詞牌名。又名《瓊林第一枝》,此調最早見於史達祖。
15、洞仙歌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稱《羽仙歌》、《洞中仙》。
16、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17、風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18、鳳蕭吟《詞譜》誤將這首詞的標題“芳草”,當作詞牌。
19、桂枝香詞牌名。又名《疏簾淡月》。
20、過秦樓詞牌名。又名《選官子》、《選冠子》。
21、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倚秋千》。
22、花犯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23、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
24、減字浣溪沙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25、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簾》。
26、江南春此詞牌不曾有別人填寫過。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27、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此詞最早創於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28、酹江月即念奴嬌,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29、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曲常用於詠水仙。
30、柳梢青詞牌名。又名《隴頭月》、《早春怨》。
31、六醜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醜》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醜》,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醜》?”周邦彥答道:“因為它衝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並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32、六州歌頭詞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33、綠羅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34、羅敷歌詞牌名。又名《采桑子》。
35、賣花聲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過龍門》。此曲最早創自唐代劉禹錫。初為小令,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其內容專詠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調發展為長短句,內容也更廣泛。
36、滿庭芳詞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37、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
38、木蘭花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39、木蘭花慢又名《木蘭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時變為詞調,並演化成慢調。
40、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後作詞牌。最初始由唐代溫庭筠所作。
41、南浦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詞借舊曲名另制新調。
42、南鄉子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3、念奴嬌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絕妙,後人用其名為詞調。
44、破陣子原是唐朝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後改用為詞牌。
45、菩薩蠻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46、菩薩滿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47、千秋歲又名《千秋節》,出自秦觀的《淮海詞》。
48、青門飲詞牌名,又名《青門引》。
49、青玉案詞牌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
50、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後人偽托。
51、鵲橋仙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52、如夢令相傳後唐莊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一句而得名。
53、阮郎歸詞牌名。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臺山采藥遇仙女的典故。
54、瑞鶴仙詞牌名。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