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戰)百度雲網盤高清資源

影迷 電影百度雲 16 0
(美國內戰)百度雲網盤高清資源

百度網盤鏈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網盤鏈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各位老鐵們好,相信很多人對電影《美國內戰》期間的故事都不是特別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下關於電影《美國內戰》期間的故事以及電影《美國內戰》期間的故事簡介的問題知識,還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目錄

  1. 美國內戰三部曲 電影
  2. 請大家推薦描述南斯拉夫內戰(科索沃戰爭的最好)的電影。
  3. 關於美國內戰的一些歷史事件

一、美國內戰三部曲 電影

1、《我們曾是戰士》該片改編自哈爾·摩爾與約瑟芬·蓋洛威合著的回憶錄《一個美國大兵親歷的越南戰爭》,講述了1965年越戰初期,美軍入侵越南中部高地德浪河谷時所發生的真實故事,即德浪河谷戰役。

2、《葛底士堡》葛底士堡之戰是整個美國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在此役的開始,南方部隊統帥李將軍意圖北上,希望以此次戰役來激發北方的和平意願。

或者至少阻止北方聯盟統一南方的企圖。他率領75000南方將士北上,在葛底士堡附近正碰上北方聯邦由梅德將軍率領的97000士兵,雙方就此展開一場惡戰。

3、《眾神與將軍》該片根據傑夫·沙拉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幾位傳奇般的將軍率領著各自的軍隊,為了自由和理想而英勇作戰的故事。

1、《我們曾是戰士》由派拉蒙影業公司發行的戰爭片,由蘭道爾·華萊士自編自導,梅爾·吉布森主演,於2002年3月1日在美國上映。

2、《葛底士堡》為一部戰爭、紀錄片,由羅納德·麥克斯韋爾導演,湯姆·貝倫傑、馬丁·西恩、斯蒂芬·朗恩、傑夫·丹尼爾斯、理查德·喬丹主演。

3、《眾神與將軍》是由羅納德·F·麥克斯維爾執導,傑夫·丹尼爾斯、羅伯特·杜瓦爾、斯蒂芬·朗、米拉·索維諾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3年2月10日在美國上映。

二、請大家推薦描述南斯拉夫內戰(科索沃戰爭的最好)的電影。

描述南斯拉夫內戰的電影有哪些呢?

1、《哭泣的戰爭》(1998美國/加拿大)

兩位自小一起長大的好友,因殘酷的戰爭而逼於無奈地成為對立的敵人。維拉多(李納羅契)和史拉柯(文森培瑞茲)兩人是童年好友,長大後還一起進入南斯拉夫國家射擊隊。在1992年,波士尼亞內戰爆發時,由於兩人ZZ理念不同,史拉柯變成專為塞爾維亞訓練狙擊手的射擊教練,維拉多則因看不慣塞爾維亞狙擊手屠殺無辜百姓及婦孺,因而成為遊擊隊的自油鬥士,兩人從朋友變成敵人,最後終於無可避免地在戰場上正面交鋒……本片故事內容是改編自真人真事,以寫實的手法描寫戰爭的血腥及人生的無奈,全片還遠至塞拉耶佛及布達佩斯進行實地拍攝。

2、《塞爾維亞的維和軍》(2003意大利)

《塞爾維亞的維和軍》是由皮爾·基布雷、彼得羅·泰雷主演的電影。影片於2007年1月26日上映。本片敘述的背景是塞爾維亞戰亂時期,全世界的焦點都集中在了那兒。為了使得戰亂早日平息下來,一支維和軍被派遣到了那兒,去執行一項艱巨的使命。維和軍在塞爾維亞的那段日子裏,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接連發生了。

3、《生活是奇跡》(2004南聯盟/法國)

1992年,南斯拉夫內戰,貝爾格萊德的塞爾維亞族工程師路卡帶著妻兒來到一個小城建鐵路,希望給小鎮帶來源源不斷的遊客。為了實現理想,他和家人在某個波斯尼亞山區定居下來,嘉德蘭卡是個女歌手,她很難忍受鄉村的寂寞;兒子米羅則一心希望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能夠進入國家隊。路卡全身心地投入到鐵路建設上,不去理會周圍戰爭即將爆發的傳聞。但是戰爭卻爆發了。米羅被征入伍。嘉德蘭卡非常沮喪,整夜酗酒。第二日,她離開了路卡,和情人去了貝爾格萊德。不管炮彈隆隆,難民潮洶湧,路卡一直留在那裏等著妻子和米羅回來。嘉德蘭卡沒有回來,米羅也被捕入獄。正在那時,他從塞爾維亞士兵手下救出了一個年輕的穆族姑娘撒巴哈,使她免遭蹂躪。民兵建議他用撒巴哈去換他的兒子,但是路卡和撒巴哈卻墜入了愛河……

《深入敵後》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於2001年11月30日發行的一部戰爭類影片。該片由約翰·摩爾執導,紮克·佩恩和約翰·托馬斯共同擔任編劇,歐文·威爾遜、蓋布瑞·馬赫特、吉恩·哈克曼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兩名年輕的美軍飛行員執行任務時飛機被擊落,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的故事。

有能力、有幹勁的年輕海軍上尉飛行員克裏斯出發執行他復員前的最後一次任務。他和隊友兼邁克飛越波斯尼亞上空,按慣例進行地面拍照時,不幸被擊落。正在克裏斯發出呼救信號時,邁克被塞族秘密軍事領袖殺害了。克裏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無意中發現了被塞族屠殺的穆族人的大片墓地。他意識到自己和邁克在飛機上一定無意中拍到了這個秘密,這也是他們被擊落、邁克被謀殺的真正原因。

美軍指揮官瑞格特上將希望盡一切力量拯救克裏斯,但卻受到北約司令官出於政治考慮的阻撓。時間一點點過去,克裏斯的情況越來越危急,瑞格特決定孤註一擲。

主要情節來自真實事件,影片從1994年的一所醫院裏兩名受傷青年的回憶始,兩人從小就是好朋友,一個是塞爾維亞人,另一個是穆斯林。1992年南斯拉夫發生種族衝突,使得兩人的友誼受到嚴峻考驗。塞爾維亞巡邏兵和一名美國記者被一群穆斯林民兵困在一個連接貝爾格萊德的隧道裏,昔日的朋友如今因為屬於不同的種族而成為死敵,他們一困就是好多天,缺水缺糧,逃生無望。既然等死,他們居然在裏面表現起雜耍來了,黑色幽默可見一斑。

6、《格巴維察》(2006波黑、克羅地亞、德國、奧地利)

《格巴維察》是由波黑、克羅地亞、德國、奧地利聯合制片的107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亞斯米拉·茲巴尼克執導,米爾亞娜·卡拉諾維奇、露娜·米喬維克、Dejan Acimovic、Kenan Catic、加斯娜·貝瑞等主演,於2006年3月1日在波黑上映。

該片講述了在巴幹爾戰爭中,一對母女在戰亂過後的悲苦命運。

《無主之地》是由丹尼斯·塔諾維奇執導,布蘭科·德加力奇、勒內·比托瑞傑克等人主演的一部戰爭片,於2001年9月19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講述在1993年波黑內戰期間,一個波斯尼亞人和一個塞爾維亞人在一個戰後陣地發生的故事。

8、《驚變世界》(1994塞浦路斯/意大利/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這是一個當代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片名指一個克羅地亞鎮,跟塞爾維亞人居住區隔多瑙河相望。多年來,這個南斯拉夫城市的各民族和平相處,男女主角剛好屬於這兩個不同的民族,從小相親相愛。但伴隨他們婚姻的卻是戰火和互相殺戮。丈夫應征入伍,妻子的家人慘...

《拯救者》是由Predrag Antonijevic執導,丹尼斯·奎德、娜塔莎·金斯基主演的戰爭電影,於1998年5月1日在西班牙上映。

《拯救者》講述男主角的妻兒被回教徒殺害後,當上雇傭軍加入塞族陣營,期間認識了年輕女子維拉,因同情母女的遭遇而開始設法帶她們脫險。傷感而又溫馨的結局使人感到人性的美。

10、《完美的圓圈》(2007波黑/法國)

一個嗜酒如命的波斯尼亞詩人把妻子和女兒從動亂中的薩拉熱窩遠送他鄉,使她們免受動蕩之苦。沒過幾天,一對孤兒兄弟不請自來,擾亂了他的生活。這對兄弟剛從他們村子的一場屠殺中逃脫,他們來到波斯尼亞尋找一個失散多年的姨媽。詩人和男孩們成了朋友,他們並肩對抗薩拉熱窩的恐怖劫難。

11、《屠殺證據/819號決議》(2008法國/意大利/波蘭)

該片講述聯合國法庭派遣條子,追查1992年至1995年期間巴爾幹半島塗殺M斯林的事件。此片獲得羅馬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最佳影片獎。

導演喬科摩·巴蒂亞托在頒獎典禮上說:“我認為公眾理解我的觀點,那是對二次大戰以來最惡劣、就發生在眼前的戰爭的憤怒、悲痛。”

12、《烽火驚爆線》(1997美國、英國)

影片根據國際新聞網(ITN)記者邁克爾·理查德森1992年在南斯拉夫的親身經歷編拍而成,是反映南斯拉夫內戰的影片。故事描述一個美國記者弗萊恩和英國記者漢德森在戰地的經歷和他們對戰爭的不同看法,從而著意揭示了西方對南斯拉夫的這場戰爭漠不關心的態度,也闡明了西方國家應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

三、關於美國內戰的一些歷史事件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進行的戰爭,又稱美國內戰。北方領導戰爭的是資產階級,戰鬥力量是廣大工人、農民和黑人。在南方,堅持戰爭的只是種植場奴隸主,他們進行戰爭的目的是要把奴隸制度擴大到全國,北方目的則在於打敗南方,以恢復全國統一。

①手段:贖買、武裝顛覆或入侵。

②結果:19世紀中期,美國領土從大西洋沿岸擴展到太平洋沿岸,形成了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西進運動”。

③影響:給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帶來災難;使西部領土得到開發,客觀上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兩種經濟形勢的矛盾也隨之加深。

①北方工商業資本家要求保護國內原料和市場,擴大工業品出口,提高關稅,限制工業品進口;希望廢除奴隸制,增加自由勞動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

②南方奴隸主把棉花等原料大批銷往英國,並從英國大量輸入工業品,力主降低關稅,擴大進口,擴充奴隸數量,在西部擴展奴隸制。

③矛盾的焦點在於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3)廢奴運動的高漲:19世紀上半期,廢奴運動不斷高漲。廢奴主義者積極呼籲廢除奴隸制,並積極付諸行動。南北雙方的矛盾日趨尖銳。

(4)內戰的導火線:1860年,代表北方資產階級利益、主張限制奴隸制的美國共和黨候選人林肯當選為總統。

①1861年,南方的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接著挑起戰爭。

②戰爭初期,北方軍隊節節失利。

①為扭轉戰局,林肯政府先後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②1863年,在葛底斯堡戰役中,北方軍隊獲勝,開始掌握戰爭主動權。

(3)戰爭的結束:1865年,南方軍隊投降,內戰結束。

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進一步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起飛鋪平了道路。

南北戰爭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的三十萬奴隸主,在新移民區擴張奴隸制度,威脅了自由州的存在和發展,侵犯了包括南方自由人民在內的聯邦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南方州的戰爭目的不是從聯邦中退出,而是要同北方州爭奪邊境州和其他未開墾地區的土地,要把奴隸制擴展到整個北美大陸。南方奴隸主的生存和發展驅使南方州對北方開戰。北方州除了應戰,沒有其他選擇。

新的歷史學者卻認為:內戰原因不是因為奴隸制度,而是由於不同意識形態文化背景導致價值觀點不同,戰爭爆發深層次原因是圍繞國家的統一和分裂,林肯認為在國家分裂面前,奴隸制的存廢是不重要的,而導致國家分裂的原因除了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以外就是南北方是兩個不同的市場環境,和不同的經濟制度。

然而,要對一個歷史事件性質做出判斷,要求我們一不能憑當事人的聲稱和主觀意願,二不能只把註意力集中在該事件本身,而要去揭示造成該事件的客觀矛盾運動。在分析北美內戰的起因時,存在兩種傾向。一種傾向認為北方不同意南方州獨立,是違背憲法的行為。另一種意見認為,林肯解放奴隸只是迫不得以。於是南北戰爭就不應當被認為是廢除奴隸制的問題。

第一種意見顯然忽略了一個事實,即南方奴隸主不會以獨立為目標。奴隸制的內在要求迫使南方去爭奪更多的土地。這種政策必然要同自由農民和資產階級的利益發生衝突。在衝突不能在聯邦內部通過議會、政治談判來解決時,就必然以造成聯邦破裂的內戰形式來解決。社會政治鬥爭是經濟領域鬥爭的反映,而同倫理道德沒有關系。必須正確地從社會生產的矛盾中發掘出美國內戰的根本原因,而許多人還在法律、習俗、民族特性、倫理道德方面摸索這場戰爭的起因,是看不清內戰的性質的。

另一種意見,把一個當事人的主觀願望作為事件的客觀原因,也是站不住腳的。用一個時代的意識形態去解釋一個時代的特性,這種智慧還不如一個小店主。因為後者還能把人的行為同言辭相區分,前者則把人的語言等同於人的行為。我們相信林肯的話是誠懇的,他只是迫不得以解放了黑奴。但是,在歷史的必然性面前,個人的主觀願望是不可能成為社會進程的根本動因的。

一、南北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聯邦?

南方是挑起戰爭的一方。在戰爭開始前,北方觀望了數月。與此同時,南方的分離主義者們已經在劫掠聯邦要塞、軍火、船塢、關稅局、船只、武器,損毀國旗,扣押駐軍。最後,是南方在桑特堡打響了美國內戰的第一槍。南方的國防部長沃克在接到桑特堡的消息後公然說:沒有人知道從這裏開始的戰爭將在哪裏結束。他同時預言南方聯盟的旗幟將在五月飄揚在華盛頓國會山上空。

北美內戰的內在原因其實已經被南方的戰爭口號所回答。他們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奴隸制的聯邦。

讓我們回顧回顧南方奴隸主在美洲擴展奴隸制的歷史。1787年的大陸會議和1789年的憲法會議規定了蓄奴地區的永久界限。1820年的密蘇裏協議則把密蘇裏州變成一個蓄奴州,同時擴大了蓄奴地區的範圍。1854年的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又一次擴大了蓄奴區的範圍。奴隸制不再有固定疆界。任何多數人贊成蓄奴的州都可以成為蓄奴州。在此法案和南方奴隸主操的縱下,新墨西哥州成為蓄奴州。盡管南方奴隸主運到新墨西哥的奴隸還不足50個!

在對外政策方面和在內政方面一樣,布坎南為首的聯邦政府成為南方奴隸主的工具。他的政府不僅在國內為奴隸制在新移民區的擴張大開綠燈,在海外,他也積極為奴隸主攫取更多的土地。他的奧斯坦宣言公然把奪取古巴(包括使用武力)作為國家的目標。在他的政府的支持下,北墨西哥已經分裂,針對中美洲國家的冒險征服一直在進行。聯邦已經成為三十萬南方奴隸主的工具。

在堪薩斯問題上,北方人民對南方奴隸主的妥協走到了轉折點。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剛一通過,南方奴隸主組織的先遣武裝就進入了堪薩斯州,力圖通過武力驅逐當地的新移民。布坎南的聯邦政府支持他們的行為。但是北方人民這次不再坐視不管。他們也成立了武裝的解救組織,保衛新移民的利益。共和黨從這一組織中誕生。奴隸主看到武裝行動失效,就又去聯邦政府尋求幫助。這一次鬥爭主要在眾議院展開。在此次鬥爭中,民主黨內部分裂成為北方和南方的支持者。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的提案人道格拉斯也加入了反對南方的陣營。因為南方奴隸主在堪薩斯的作為踐踏了新移民區人民的主權原則。

共和黨的綱領是:新移民區不再為奴隸制提供一寸土地。奴隸制只能存在於它原先存在的南方州。這一政綱是南方奴隸主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答應的。因為南方的奴隸制不能只存在於南方。它的內在邏輯規定了它必須向新移民區擴張。

三、南方奴隸主為什麼要把奴隸制引入新殖民區?

土地是奴隸制經濟的核心問題。美國的奴隸制如果被限制在原先的土地上,它就註定走向滅亡。

奴隸制經濟同自由小農的經濟不同。依靠簡單、廉價勞力的奴隸制經濟只有建立在大片肥沃土地上才能獲利。而建立在精耕細作,更多依靠資本、勞力、智力和能量投入,較少依賴土地自然肥沃度的現代農業,是與奴隸制格格不入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一些原先使用奴隸勞動的州逐漸變成為為南方蓄養奴隸的州,比如馬裏蘭州和弗吉尼亞州。長久的奴隸制經濟也使得部分南方州土地肥力的耗盡,不得不做起蓄養和販賣奴隸的生意,比如南卡羅來納州。於是,一部分奴隸主亟需大片未開墾的土地,另一部分奴隸主則要借助奴隸貿易發財。這就是南方奴隸主需要在更廣大的土地上建立起奴隸制的根本動因。

政治上,蓄奴州的公民人口趨勢是越來越少於自由州,南方奴隸主對聯邦的控制就越依賴於參議院。因為在參議院中,不論人口多寡,每州都有兩個代表。為了擴大奴隸制在聯邦的影響,把新加入聯邦的州變為蓄奴州就成為一種有力的手段。

在蓄奴州內部,不到三十萬的奴隸主階級要面對幾百萬貧困的白人自由民。這些自由民對奴隸主財產的威脅是不言而喻的。只有通過海外冒險和在北美大陸內部的土地爭奪,引導這些自由民產生對新土地的渴望和有朝一日成為奴隸主的夢想,南方的奴隸主才能把身邊的危險能量轉移到其他無害的地方上去。

由此可見,奴隸制是北美內戰的根源。南方奴隸主在新大陸擴張奴隸制的企圖打破了聯邦內部的力量平衡。南方州的目的不是要脫離舊的聯邦,而是要在新大陸上建立起另一個奴隸制聯邦。

在下面,將繼續指出內戰的實質不在於南方州要脫離聯邦,而在於南、北雙方對邊境州的爭奪。南方在戰爭中想得到的不是獨立,而是邊境州的土地。這些邊境州的絕大多數人口是自由民。有的州已經加入北方聯邦。這些州包括:馬裏蘭州、弗吉尼亞州、北卡羅來納州、肯塔基州、田納西州、密蘇裏州和阿肯薩州。

被大段南北走向的山脈所分割的大西洋延岸的低地和密西西比平原是美國奴隸制的家園。插在兩平原中的山區,富含煤炭、鹽、石灰石、金屬礦石、黃金,適於多種產業的發展,則是自由民的地區。奴隸制在這裏沒有根基。在邊境州內,生活在這些高地上的自由民構成了邊境州人口的大多數。以下是每一個邊境州和蓄奴州的狀況。

得拉維爾:在事實上是聯邦的一員。絕大多數人口反對奴隸制。該州只有1798名奴隸。南方宣布了對得拉維爾的領土要求。

馬裏蘭:687,034名人口中有87,188名奴隸。絕大多數人站在聯邦一邊。但奴隸主占有重要職位。這是因為少數的奴隸主階級通過傳統權力的繼承、政治上的欺騙和高度聚集的財富,保證了他們的政治特權。

弗吉尼亞:南北方軍隊的主要駐紮地。該州的西北部高地有15,000名奴隸及二十倍於此的自由民。東部低地有五十萬奴隸。向南方州販賣奴隸是該地區的一項主要收入。在東部地區的政治頭目們通過操縱州立法會做出退出聯邦的決定,並為南方軍隊敞開大門後,西北弗吉尼亞當即退出弗吉尼亞州,加入聯邦。

田納西:在一百多萬居民中,有僅三十萬的奴隸。該州已處在南方軍事戒嚴令的統治下。在1861年的冬天,奴隸主們建議就退出聯邦舉行全民公投。絕大多數人為了不給分裂分子提供借口而反對了公投。就是後來已經處於南方軍隊的統治之下,仍然有1/3強的人在公投中支持聯邦。田納西的東部山區是反抗南方統治的中心。南方不得不用軍隊把東田納西置於其控制下。類似的情形也存在於北阿拉巴馬、西北佐治亞和北卡羅來納的北部地區。

密蘇裏:在一百多萬人口中有大約十多萬奴隸。在1861年的公決中,該州的人民決定不退出聯邦。身為州長的傑克遜卻公然違背人民的意願,帶領著武裝從德克薩斯、阿肯薩和田納西進攻密蘇裏,妄圖用武力迫使該州退出聯邦。

新墨西哥:那時還不是一個州。在布坎南總統時代,為了向該州輸送一部奴隸制憲法,南方向該州運送了25名奴隸。該地區支持聯邦。南方州於是從德克薩斯向新墨西哥派遣了武裝的冒險分子。該地區人民已向聯邦政府尋求包護。

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和阿拉巴馬是分離主義運動的靈魂。南卡羅來納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擁有眾多的奴隸人口。

肯塔基則有些特殊。在一百多萬的人口中,奴隸有二十多萬。該州的三次公決都支持聯邦政府。但是該州的高層官員卻都是狂熱的蓄奴主義支持者。在南方聯盟忙於撲滅東田納西的反抗時,作為折衷,南方聯盟認可了該州的中立。可是不久南方軍就進攻了“中立”的肯塔基。肯塔基人民才從中立的夢中驚醒。立法會公開宣布支持聯邦。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和俄亥俄州的誌願者們也匆匆來到肯塔基,幫助肯塔基人民驅逐南方的武裝。

南方聯盟合並密蘇裏和肯塔基的企圖暴露了“為退出聯邦的權利而戰”的借口只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南方聯盟只承認人民退出聯邦的權利,而不承認人民保留在聯邦中的權利。

既然奴隸制已經成為聯邦繼續存在的障礙,那麼,為什麼不幹脆廢除奴隸制?在一些邊境州中,還有一些忠於聯邦的奴隸主。為了爭取這一部分人,林肯一再聲明不廢除奴隸制。但是,對邊境州的爭奪已經從外交和議會轉移到戰爭中來了。戰爭的邏輯將迫使聯邦政府爭取最廣大的支持,打擊南方最薄弱的環節,即奴隸制。

1860年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美國民主黨遭到慘敗,這就成為南方奴隸主脫離聯邦和發動叛亂的信號。南部蓄奴州南卡羅來納州首先脫離聯邦,接著佐治亞州、亞拉巴馬、佛羅裏達、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薩斯諸州相繼脫離,並於1861年2月宣布成立“南部同盟”,另立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的政府。1861年4月12日叛亂政府軍開始炮轟在南卡羅來納的聯邦薩姆特要塞,14日被攻陷。林肯政府於4月15日發布討伐令,內戰爆發。不久,弗吉尼亞、北卡羅來納、田納西、阿肯色4州退出聯邦參加南部聯盟。

戰爭初期北方實力大大超過南方,北方有2234萬人口,南方只有910萬,而且其中有380多萬是黑奴。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而南方幾乎沒有工業,鐵路也很少。但南方有充分的軍事準備,擁有裝備及訓練都較精良的軍隊,名將輩出包括“西點第一名將”——萊斯特·李,“石墻”——傑克遜,“不敗的猛將”——約翰斯頓,“little貝利撒留”——史蒂文森等等絕大多數優秀的西點軍校畢業的將領都投向了南方。而且,內戰前夕J.布坎南總統曾設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錢輸送到南方去。林肯政府在內戰初期進行戰爭的目的是恢復南北的統一,擔心觸動奴隸制度會把一些邊境奴隸州推向南方叛亂者一方,從而失掉邊境諸州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由於北方政府不肯宣布解放奴隸。因此,在內戰第一階段,北方在軍事上連遭失敗。在1861年7月馬納薩斯和1862年夏的半島戰役中,北軍損失慘重。北軍雖然在西線取得一系列輝煌戰果,從南軍手中奪取了幾個重要戰略據點,但是這些戰果都被東線的慘敗所抵消。

在北方軍事上屢次失敗的情況下,共和黨內部的激進派及社會上的廢權主義者提出解放奴隸和武裝黑人的主張。林肯也意識到解放奴隸的必要性。

1862年9月22日,林肯發表預備性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亂者不放下武器,叛亂諸州的奴隸將從那一天起獲得自由。消息傳到南方後,成千上萬的奴隸逃往北方。英國工人階級也展開了支持北方的運動,迫使英國政府放棄了原來的幹涉計劃。

林肯政府還實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和政策:1862~1863年實行武裝黑人的政策。因此,成千上萬黑人報名參加北方軍隊,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隸;1862年5月頒布的《宅地法》規定:一切忠於聯邦的成年人,只要交付10美元的登記費,就可以在西部領取64.74公頃土地,在土地上耕種5年後就可以成為這塊土地的所有者。林肯政府嚴厲鎮壓反革命分子,清洗軍隊中南方代理人。1863年開始實行征兵法,以代替募兵制,從而,增強北方的兵力。同時,林肯調整了軍事領導機構,實行統一指揮,任命有卓越軍事才能的U·S·格蘭特為全軍統帥。

1863年,北方在軍事上出現轉機。同年7月1日葛底斯堡大捷,殲滅南軍2.8萬人,成為內戰的轉折點。戰場上的主動權轉到北方軍隊手中。1864年,北方最高統帥采用新的戰略方針:在東,西兩線同時展開強大攻勢。在東線以消耗敵人的力量為主要目標;在西線用強大兵力深入敵方腹地,切斷“南部同盟”的東北部與西南部的聯系。1864年9月,W.T.謝爾曼將軍麾下的北軍一舉攻下亞特蘭大,兩個月後開始著名的“向海洋進軍”,在進軍中徹底摧毀了敵人的各種軍事設施,使南方經濟陷於癱瘓。在東線,格蘭特將軍統率北軍把敵軍驅逼到叛亂“首都”裏士滿附近。1865年初,奴隸紛紛逃亡,種植場經濟瀕於瓦解。北方海軍實行的海上封鎖,幾乎斷絕了南方與歐洲的貿易。同時,在南方內部也出現反對派,許多小農加入聯邦派從事反戰活動。南方逃兵與日俱增。糧食及日用品匱乏。1865年4月9日,R·E·李的部隊陷入北方軍隊的重圍之中,被迫向格蘭特請降。美國內戰終止。美國恢復統一。

內戰期間,雙方戰費消耗150億美元。北軍傷亡63萬人,南軍傷亡48萬人。戰爭顯示了近代工業的威力,雙方都大量裝備了新式線膛武器,促進了散開隊形、野戰工事和步兵近迫作業的運用和發展。鐵路和電報發揮了重大作用,並在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裝甲艦、地雷、水雷和潛水艇等武器。

北方在戰爭中的勝利,確立了北方大資產階級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內戰消滅了奴隸制,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實施,加速了西部的開發,促進農業資本主義發展中美國式道路的勝利。因而19世紀末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黑人在內戰後的重建時期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視和種植場主的剝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權及選舉權,從奴隸枷鎖下解放出來。因此,美國內戰在美國歷史發展中是具有劃時代的進步意義的。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雖然傷亡人數超過60萬,但較好的解決了公民的土地問題,發展了西部的荒地,發展後的西部的土地大部分成為了工業中心,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並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局限性:林肯只是廢除了南方叛亂諸州的奴隸制,這些黑人雖然被解放了,但是並沒有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力,黑人問題依然存在。

鏈接延伸:瑪格麗特·米切爾著名小說《飄》以及其改編電影《亂世佳人》就是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

西部牛仔的故事多以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為背景發生的,如《黃金三鏢客》兩位主角為停止南北軍對戰而炸毀戰場上的一座橋

好了,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註本站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