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網盤鏈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網盤鏈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大家好,今天給各位分享聖誕玫瑰豆瓣的一些知識,其中也會對《玫瑰的故事》豆瓣進行解釋,文章篇幅可能偏長,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註本站,現在就馬上開始吧!
本文目錄
一、從《我的前半生》淺談亦舒和“偽女強”劇…
由亦舒同名小說改編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於日前大結局。豆瓣評分卻是一路下跌,最終跌至6.3。
按說此劇並不乏戲骨演員,IP更是金字招牌,為何會被觀眾不認可呢?
一開始,是因本人男神張國榮很喜歡她的《喜寶》,出於好奇、便去翻翻看。
亦舒的文字張力很強,感覺非常並擅長氛圍營造。其次金句頻出,若要做筆記,一本書下來大概可以摘錄上70%。
而當我合上她那本《喜寶》,也瞬間就明白了張先生為什麼喜歡她的文字-----矜貴慵懶。
她還有個三哥倪亦明,筆名倪匡。
倪家兄妹和金庸,並稱“香港文壇三大奇跡”金庸主攻武俠小說,倪兄主攻科幻色彩小說,亦舒則被封為言情師太。
倪家兄妹有兩點極相似,一是寫文速度奇快,出書量大,堪稱碼字界的楷模!
另外是這兄妹倆都很欣賞張國榮……
倪兄曾誇贊張生是【眉目如畫】,妹妹則表明:【像張這樣漂亮有禮的男孩子,才配以Leslie命名。】笑。
不過,其實張國榮算是拍過一部有“反亦舒”意味的電影-----《金枝玉葉》。
編劇很有想法的把男女主角命名為【家明、玫瑰】,這兩個名字是亦舒《玫瑰的故事》中經典的神仙眷侶。
但在電影《金枝玉葉》中,家明和玫瑰這對人人稱羨的金童玉女,卻被一個灰姑娘似的角色介入,男主衝破層層界限,義無反顧的愛上了她。
談到文字,要論格調的高低,亦舒矜貴的筆觸,恐怕要甩如今的郭敬明之流一百條街。
師太的奢糜,也從來是很自然的姿態。像貴婦整理發鬢,太陽把鉆戒折射出彩光,再留低一縷袖香。
但論格局大小,私以為,亦舒又落於李碧華等人之後。
拿最近熱映的《我的前半生》來講,乍聽這個書名,如此厚重。
不看內容,我甚至會想到余華之《活著》,又或是梅厄夫人的《我的一生》那種宏觀格局的作品。然而並不是。
就像亦舒指摘瓊瑤的“那一路”小說。而她自己“這一路”,卻也還是舊路。
可既然有人要求讀者拋開三觀,冷眼去品讀角色。那在立意格局、和人物塑造上,自然要保證高完成度!否則難免會有罵聲。
比如,同是言情小說,李碧華的《霸王別姬》《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生死橋》等作品,就更繪出一幅眾生相。
眾生皆苦,無人不冤。人人都顯得可恨可憐,不能簡單以善惡蔽之。
當然,亦舒原著小說比起電視劇,又好了太多。我因為男神看的亦舒,又衝著亦舒看了電視劇,結果卻扶墻而出…
熱播劇《我的前半生》由沈嚴導演,靳東、馬伊琍、袁泉、鄔君梅、陳道明、梅婷等演員出演。
但細觀內容,感覺賣的仍是瑪麗蘇的人設,是個【偽女強】劇。
就連亦舒小說中女主最好的一點【獨立】,也推了個倒。
翻讀亦舒的書,你會發現她最好的一點:便是底氣夠足。
但我前文也提過,她文字矜貴的有底氣,鋪張場面也有考究。因她自己亦是名流,寫來從不露怯。
而她筆下的女主,也美的有底氣。
按前人批評冰心的話,便是:自己不是美女,寫美女總有些酸。
但亦舒好在她自己雖然不夠美,但身邊卻美女雲集。而且她也很能欣賞女性的美,從不吝嗇誇贊同性。
她誇林青霞【美成這樣,卻不自知】,誇過周天娜【驚艷到下巴要跌下來】,又誇尤敏【再過一百年、一百個人當中、也不會有尤敏的眼睛】。
她描寫女主的美麗,也從不只褒揚她可愛,氣質,清高。而就是實打實的、直觀的、毫無疑問的美……
然而,在改編劇中的羅子君,卻顯得莫名開掛,說服力不夠。
而且連亦舒女主最標誌性的獨立自強也做的黏膩,甚至嘴上總說著不要不要,實際卻並不拒絕好管閑事的男主賀涵的幫助。
若把賀涵這個角色,一竿子支到《歡樂頌》樊勝美的身邊,則天下無憂也!
近年來的國產劇中,湧現出一大批以女性為視角的作品。
從《錦繡未央》《武媚娘傳奇》《杜拉拉升職記》……包括最近熱映的《楚喬傳》《我的前半生》……作品質量良莠不齊。
但奇怪的是,基本都是瑪麗蘇教科書。這些劇的意義,似乎不是為了體現一些出色女性的自強意識,而是一個聖母傻白甜,在被百般欺負後,被迫而(靠男人)自衛黑化。
不得不說,國產劇在智慧熟女型角色這一塊,一直有很大的空白。
這也間接限定了很多步入中年的女演員戲路。
在這些劇中,似乎女人一到30歲+,善良的就只能包子似的任勞任怨。
不善良的就刻薄姑嫂,手撕閨蜜。
而20歲+的女性,則必須是傻白甜,把慷他人之慨當善良,把賣蠢當賣萌,把拖後腿當可愛……
當然,這部《我依靠男人的前半生》(我腳踩閨蜜的後半生),盡管在改編原著上做的不太好,沒有抓住亮點,失了本色。但整體也還是有優點,至少演員的演技水平統一不錯,看著不尷尬,那就還有看下去的欲望。
像陳道明那種老戲骨們就不說了,劇中靳東、袁泉的對手戲很出彩,可以說是氣質顏值俱在,靈氣演技齊飛。
二、方盈的生平點滴
1、白靴(蔡瀾生果日報2010-01-25)看鄧達智寫方盈,當年已梳個BOB頭、著迷你裙、戴方格圖案飾物,是眾星中最MOD的時裝ICON。文中未提及的是那對長靴,當今女子通街都穿,但見到方盈的白靴,在一九六六年。邵氏要拍一部叫《飛天女郎》的片子,講馬戲班的故事,我當制片在日本找到了“木下馬戲團”為背景,他們正在東京的千葉表演。
2、男主角嶽華事先抵達,我們一見如故,談音樂、文學等都能合拍。入住的是千葉市的一家小酒館,聊到半夜沒有東西下酒,把買來當早餐的黃色醬黃瓜用啤酒瓶蓋鋸開,就那麼吃將起來。
3、“本來應該今天到的,不知怎麼還沒有看到人。”
4、“不要緊吧?沒有人去接她嗎?”
5、“香港的汪曉嵩會陪她來,方盈很獨立,聽同事沈彬說,前年參加京都影展,也是一個人去的。路上乘錯車,好辛苦找到酒店,看到了鄒文懷,才哭了起來,當年她不過十七歲。”我說。
6、已經是深夜三點了,忽然,聽到外面碰碰撞撞的聲音,鄉下旅館的職員全睡了,嶽華和我走下樓去看。
7、有人把大門的鐵閘踢了又踢,又大喊開門呀,開門呀,打開一看,不是方盈是誰?原來汪曉嵩有部新戲開鏡不能和方盈一齊來,只剩下她一個。當年的機場在羽田,而千葉是個不毛之地,路程遙遠,方盈自己找車子,有了上次的經驗,一點也不怕。
8、走進房間,衣服也不脫,倒在床上話睡即睡。翌日一早開工,還是昨晚那件。我們走出門,看到鐵閘凹了進去,是給方盈踢壞的。
9、數十年後方盈當電影的美術指導,我們重逢,談到此事,大笑一番。當今想起,她那雙白靴,表皮一點也沒有受損,質地應該很好,是名牌貨吧?
10、⒈置身英屬大觀園,所認識的出色女子中,若單單只準挑三名,按名次排,在我心目中,應是西西、方盈、張敏儀。西西可敬,敏儀叫人欣賞,可是方盈還囊括了可愛。在這個彈丸之地,五十火的電燈泡也能發出sparks,女友中誰沒有做過雜誌封面,連我都早在七二年便上過明周,有圖為證。但可愛是:可愛是懂得微笑地退後一步,欣賞後來之浪的鋒頭。
11、⒉一向認為自己是個先天不足,是以後天非得額外加杷勁的人,常笑說,過去十餘年來,我不是進步,簡直是在進化。這條路不好走,但走得比我好的,有方盈。沒有甚麼理由,她貪心,喜歡多做一點,多學一點,比昨天好一點,於是她自一個白皮膚大眼睛的小姑娘(港九約有三十萬個)成長為獨立成熟的女人。
12、⒊十七年了!未曾在方盈的嘴裏聽到過是非、閑話、怨言、牢騷。她對事物的意見正直、清晰、幽默、風趣、獨到。伊出手豪爽、大方,但適可而止。伊的品味高尚雅致,領導潮流。方盈是最理想的朋友,永不落後,永無隔膜。
13、⒋每個人的小世界裏都有他的巔峰與下坡。活在下坡的人自然是懷念以前的。喝多兩口啤酒,眼前便湧起十年前的方盈,仿紼一就是昨日!粉紅色的小裙子,長發挽在同色絲巾後面,皮膚透明的吹彈得破,大眼珠黑黑沈沈,嘲弄地笑笑,揚揚頭瀟酒地走開……
14、《自在住》的序(呂大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5、或者很多讀者都沒有留意,方盈小姐可能是本地眾多專欄作家之中,最早書寫家居生活這個題目的一位。
16、……更重要的是,方盈小姐在字裏行間之中呈現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正好反映出那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香港社會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個對生活的方式及其內容與細節有所要求的時期。從此細節不再是無關痛癢,反而成為了區分不同生活形態的最重要指標。也由那時期開始,好的生活不再一定以量來衡量。香港人開始認為要懂得生活。
17、方盈小姐從我們身邊的生活細節出發,記錄了那個處於文化轉型的香港社會。我是說認真的:她那些寫家居生活的文章,都是很有社會學味道的城市生活觀察、香港社會文化分析。
18、山寨車衣廠(豆瓣社區2010-02-10來自: keke)
19、……《自在住》寫拍戲生涯的文字卻少之又少,貫徹了方盈背道而馳的作風,僅有的幾段於是特別可貴。不曾親臨夢工場的觀眾,只當備受崇拜的明星個個養尊處優,怎會懷疑他們打的其實是份工廠工,日捱夜捱薪酬少過雞碎?“六十年代的邵氏影城攝影廠是密封式的,沒有冷氣和暖氣設備,整間廠除了出入門和防火門,只有高處近屋頂有兩把巨型抽氣扇,由於開動時聲音太響,每當拍攝時便要關掉。”天呀,這與發展中國家的山寨車衣廠有什麼分別?初出道的小姑娘還名副其實是童工哩!於地獄似的環境中做牛做馬,難為崔鶯鶯們水深火熱,尚要裝出三步不出閨門的嬌滴滴模樣,在靜婷姐姐事先錄好的聲帶中含情脈脈低回淺唱……
20、方盈胰臟癌病逝邵氏舊友憶“七仙女”頑皮史(明報周刊第2149期)
21、……方盈讀書不多……而她對美學及音樂亦深有研究,她在邵氏宿舍時也經常彈琴自娛,由於造詣甚高,鄰居們都十分欣賞,她去拍戲了,不彈琴時,大家聽不到琴聲,還若有所失。後來她又靠看畫報、雜誌,竟然無師自通的當了室內設計,主要是朋友很欣賞她的家居布置,競相來找她,她甚至開了一間室內設計公司,從不賣廣告,卻生意不俗。而她多年來在《號外》寫的文章,更出版了一本書《自在住》。被讀者大贊文筆清新脫俗,才華橫溢。息影十八年後,方盈更第一次由幕前跑到幕後,為楊凡執導的《玫瑰的故事》擔任美術指導,自此為無數電影擔任美指……方盈的個性一向開朗,很喜歡整蠱別人,她和秦萍、林嘉三個長了長頭發的女孩,竟然半夜三更到邵氏門外的油站,就把頭發披在前面,然後在馬路狂奔,把一些駕車經過的司機嚇個半死,以為撞鬼。而三個反鬥星卻笑到碌地。馬海倫接到方盈前夫的電話,告知她方盈走了,她忍不住哭起來……當年方盈和淩波拍戲,波姐一向沒有架子,對新人也很照顧,她拍拖時也把方盈及秦萍帶在身邊,兩個小鬼頭就在旁邊吃雪糕,也不怕做其電燈膽……波姐眼中的方盈是個非常純品、實在的女孩子。波姐很難過的說:“她第一日和我拍戲時的樣子,仍然浮現在眼前呢”,距今卅七年了,波姐邊說話一邊哼了兩句說:“你有完沒有有完,你怎麼這麼煩”,然後說:“這就是方盈在拍戲時教我哼的”……
22、念方盈(陳靜雯 2010年 2月鄧小宇的站借問)
23、方盈是我認識的人中最瀟灑的。我多渴望活到這個年紀時可以像她那般。編書時遇有一兩篇文章提及她拍電影的事,問她拿些相關照片或物件當插圖,怎料她已把全部相關物品捐到電影資料館,設計作品、寫下靈感的本子統統丟掉……後來小宇把她的一篇文章傳來,才知道她患的是癌癥,病情不輕,但文章風格仍是一派樂觀、幽默,不讓身邊的人擔憂……舊同事說方盈離去沒有太多傳媒報道,也配合她一貫低調作風,我想她並不希望自己的名字登上娛樂版頭條,生平濃縮作列表,再付上兩段八卦情史。喜歡她的人自然會用自己的方式懷念她,在白雪皚皚時想到她。
24、劉天蘭王丹梁以平(明報周刊第2149期專欄)
25、……小時候知道她演《七仙女》,八十年代初因《號外》雜誌的機緣認識了方盈……更欣賞的是方盈的秀外慧中溫柔恬淡,永遠令人如沐春風,直至惡病纏身的最後時光,電話中傳來的聲音仍那麼積極那麼通達,常人難有這道行……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聖誕玫瑰豆瓣和《玫瑰的故事》豆瓣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麼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