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剧情介绍的简单介绍

影迷 影視資訊 18 0

神秘的西夏观后感作文

1、作文: 厉害了我的银川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这首熟悉的歌谣,是赞美我的家乡银川的颂歌。 家乡银川历史很久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朝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生动描写了我家乡美丽的塞外大自然景观。

2、是的,没有子孙祭拜。 西夏王陵,没有子孙。

3、本作品为敦煌美术研究所专家现状临摹作品。上图内容和形制独具一格,反映了西夏时代的兼容并蓄。与常见的千手观音像不同,此音并没有刻意绘制成一千只手,而是在观音法相周围,以166种器物(包括:法器、法物、宝池、花树、宝物等宗教法器)替代千手。整体着色上华丽典雅,赋予千手观音以优雅神秘之感。

记录片神秘的西夏中蒙古人为什么对西夏恨之入骨?

1、因为蒙古曾经三次征伐西夏,西夏后来归顺蒙古,附蒙伐金。但是公元1216年因为西夏不肯帮助成吉思汗西征,导致次年成吉思汗率军第四次进攻西夏。夏献宗决定采取联金抗蒙的策略,趁成吉思汗西征时派使联合漠北诸部落抗蒙,以便巩固西夏北疆。由此扯了蒙古军后腿,所以蒙古人十分憎恨西夏。

2、大汗死在了征讨敌国的战争中,因此蒙古人认为成吉思汗的死是西夏人造成的,再加上远征期间西夏对蒙古人的激烈抵抗,所以在投降之后蒙古人不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甚至连西夏王陵也被洗劫一空,由此可见蒙古人对西夏人的仇恨之深。

3、这与西夏的特殊地理位置有直接的关系。西夏处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带,是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沟通交流的枢纽。在这片土地上,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相互融合。正是西夏特有的文化气质,造就了西夏陵独特的美学特征。3号陵中的陵台形状也与佛教中的塔类似,学者们也称它为陵塔。

4、之所以说西夏王朝神秘,是因为在正史中根本就没有西夏史的记载,也是因为各朝各代都不把他当做正统的王朝,造成关于西夏王朝的历史资料少之又少。人们觉得西夏王朝最大的迷题就是似乎这个王朝,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皇后或者太后掌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度成为了母党专政、母党专权的王朝。

5、为了表示党项人对这个地区的留恋和崇拜,用国名来传颂。“大白高国”,就是祖先居住在白河上游地区的民族建立的国家,是西夏本国内实用的专用国号。央视拍过一个纪录片,名字就叫《神秘的西夏》。不到200年的历史文化,却宛如一颗璀璨的流星,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中,给后世留下了种种难解之谜。

神秘的西夏的介绍

《神秘的西夏》纪录片依托最新的西夏学研究成果,讲述了西夏王朝的兴起与衰落,以生动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这个短暂而神秘的朝代。该纪录片共有10集,每集时长50分钟,全面而综合地呈现了西夏文化。

党项族,发源于青藏高原,为古代羌族的一支,曾为了躲避鲜卑和吐蕃的威胁而迁移,最终定居于黄土高原。作为少数民族地方政权,西夏虽未被二十四史所记载,但其文明之璀璨同样值得探索。2005年,我父亲在银川出差时购买的一个镇尺,上面写着“西夏王陵”四个字,成为了我最早接触西夏文化的契机。

西夏人是悲情的,生不逢时,碰上了势力正盛的蒙古人,而且蒙古人引以为傲的大汗成吉思汗死在了六盘山下。唐古特,蒙古人对西夏的称谓,成吉思汗死前要求屠杀所有唐古特人,在蒸蒸日上的蒙古人的铁蹄之下,唐古特没有能坚持下来。

《神秘的西夏》紧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西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贡献,突出思想性、纪实性、生动性、艺术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生动诠释了西夏文明对中华文明不同层面的传承与发展,彰显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传统特质和生生不息的奥秘。

西夏是少数民族党项人建立的。在唐朝的时候这个民族居住在陕北地区,。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我们知道节度使在唐朝的后期也就是一方的诸侯,有很大的自治权的。不过在宋朝建立的时候,这个夏州节度使被宋朝吞并了。但是当时李继迁很厉害不愿意投降,于是联合北方的辽国开始再次起兵了。

西夏王朝建立自103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直到1227年西夏王朝覆灭,总共有过10个皇帝。党项族是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以骁勇善战著称,他们还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